河南大学关于开展教师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8-25 阅读次数:
来源:

全校单位

为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建设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专栏,根据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关于开展教师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豫教资保〔2025〕62号),面向各级各类教师征集教师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加强优质资源汇聚与共享,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人工智能应用水平,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我根据通知要求,面向各单位征集教师人工智能应用案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对象和名额

1.推荐对象:我校在职在岗教师均可参加

2.推荐名额:我校推荐总数不超过5件,各单位原则上限推荐1件,职能部门人员应回所属学科单位推荐。

二、案例内容及提交规范

(一)案例内容

1.案例可根据教师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框架(附件1),围绕教、学、评、研、育五大教育教学主场景,聚焦典型场景应用描述和微场景示例,以问题为导向,以各类通用、垂直类人工智能平台工具为抓手,形成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典型案例。

2.案例的平台工具选用必须基于国内的人工智能平台工具,工具选用要根据问题解决需要选择适切的工具和功能,体现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效率提升、质量优化、个性化育人的价值作用,形成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高质量案例。

3.案例内容要注重导向性和适用性,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以人为本,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应用人工智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应符合师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避免出现惰化思维能力、影响独立思考等倾向。要注重法治道德、安全隐私、文明诚信等人工智能伦理和责任落实,坚决反对抄袭、造假、违反知识产权等不良行为,营造文明健康数字环境。

(二)提交规范

    1.每个案例需提交人工智能应用案例信息表、课件及案例视频(模板及要求见附件2、3)。

2.案例视频总时长不超过10分钟,采用“PPT+录屏+解说”的方式录制,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案例概述(2分钟以内),介绍案例解决的教育教学场景主要问题、采用的技术方式方法。二是过程与方法(6分钟左右),介绍人工智能平台工具选取,应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三是成效与经验(2分钟以内),介绍应用成效,总结应用经验,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技能或策略。

3.提交格式:案例信息表填写后分别以PDF、Word文档格式上传,课件以PPT形式上传;案例视频以MP4格式上传。

三、资格审定

1.有政治原则性错误、概念性错误及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案例,取消参加资格。

2.作者应对案例的原创性、真实性负责,非原创的部分需注明出处,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案例作者承担。

3.参与活动教师应对报送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四、报送材料

1.请各单位于91512:00前将《教师人工智能应用案例信息表》(见附件2,word版及本人签字后的PDF版)、《教师人工智能应用案例汇总表》(见附件4,word版及签字加盖单位公章的PDF版发送至邮箱:jszx@henu.edu.cn,无需提交纸质版。

2.参赛教师需提前完成案例视频、课件等准备工作,在指定网站上传竞赛材料,上传时间为917-21日,由工作人员单独通知各单位推荐参赛教师

五、结果公布与证书发放

上级组织部门活动网站统一公布典型案例名单并发放电子证书,在活动平台“我的证书”模块查询与下载。(地址:https://huodong.ncet.edu.cn)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常老师  张老师

电话:0371-22888568/18637874268/15003784490

邮箱:jszx@henu.edu.cn


教师中心

2025年8月25日

附件:

附件1:教师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框架

附件2:教师人工智能应用案例信息表

附件3:案例视频与课件制作要求

附件4:教师人工智能应用案例汇总表

附件5:PPT模板